- 武和全;盘江强;边楚虹;高双全;
针对“零重力”座椅在不同展开角度下的乘员碰撞安全问题开展研究,首先搭建汽车正面碰撞模型,调整座椅角度为标准姿态、零重力坐姿以及在标准姿态基础上将靠背角度调整至120°、150°和180°三种不同姿态,再给模型分别施加40km/h和56km/h两种碰撞速度曲线。仿真对比发现:标准姿态下乘员头部、颈部、胸部损伤值最小,零重力姿态下乘员头部、颈部损伤值最大;胸部损伤风险随姿态角度增大而增大,胸部发生压缩变形,肺部最易受到挫伤,其次为肝脏与脾脏。乘员倾斜角度的增加,乘员下潜严重且下肢“二次碰撞”的风险增大。
2025年08期 No.599 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5K]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0 ] - 邵金华;冯兴;郑红英;滕可;李学亮;
基于协同避障导致的车-车斜角碰撞事故场景,分析乘员的离位响应和人体损伤。选取壁障残余车速和碰撞重叠率两个变量,分别设置4种壁障车速度和3种碰撞重叠率,分析乘员因协同避障产生的离位现象以及乘员在碰撞过程中的人体损伤;匹配主动预紧式安全带,分析其对离位乘员的约束效果。结果表明,协同避障会导致乘员产生明显的侧向离位,降低了基础约束系统的保护效果,尤其是针对右倾坐姿乘员,安全带已经完全脱离乘员肩部。从测试矩阵分析结果来看,碰撞重叠率在30%左右时的乘员综合损伤最高;匹配主动安全带的约束系统在协同避障过程中对乘员的离位运动有较好的约束效果,乘员侧向离位明显降低,乘员综合损伤风险下降,但在50%重叠率的碰撞工况中,乘员头部仍有很大损伤风险。
2025年08期 No.599 1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2K]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0 ] - 胡远志;高文凯;符志;
根据欧洲车辆安全委员会工作标准建立全宽可变形壁障(FWDB)有限元模型,采用英国交通研究实验室台车实验方法进行标定,并使用已经标定验证的移动渐变性可变形壁障(MPDB)有限元模型,分别搭建轿车和某SUV的MPDB工况和FWDB工况碰撞模型进行车辆正面碰撞兼容性研究。计算车型MPDB工况和FWDB工况兼容性评价指标,分析结果发现当前MPDB工况对车辆结构兼容性评价尚有一定的局限,无法评价主吸能结构在垂直及水平方向上的作用,需结合FWDB工况的兼容性评价指标垂直结构相互作用系数(VSI)和水平结构相互作用系数(HSI)进行分析,以更加全面地评价车辆正面碰撞兼容性。
2025年08期 No.599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5K] [下载次数:131 ] |[引用频次:0 ] - 邵金华;赵美洲;陈鹏;禹慧丽;
为探究底盘结构中球铰强度对小偏置碰撞的影响,从而提高实际工程应用中仿真模型的精度,采用试验与仿真结合的方法,通过底盘关键零部件材料试验与球头失效试验获得对应材料力学参数,对关键位置球铰强度进行设计,搭建局部台车对底盘零件进行标定来提高分析模型仿真精度。结果表明,球铰强度对小偏置碰撞工况的影响较大,标定后的模型分析结果与试验的一致性较好。
2025年08期 No.599 3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9K]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0 ]